"晖哥今天状态没发挥出来,我是幸运的一方。"赵心童这句话一出口,现场记者都愣了一下。6比1的大比分,这小子居然说自己只是运气好?台球圈的老油条们相视一笑,这回答可太有门道了。
丁俊晖坐在旁边,手里的矿泉水瓶被捏得咔咔响。第六局那三个白球落袋的场景还在眼前晃悠,这哪是状态问题,分明就是被年轻人按在地上摩擦。解说员当时都急得直拍大腿:"哎呦我的天,这球打得...老丁今天手气是真背啊!"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赵心童那87%的长台命中率,92%的防守到位率,这哪是运气能解释的?
记者们可不会放过这种搞事情的机会。"有人说这是中国斯诺克的传承之战,你怎么看?"这问题问得那叫一个刁钻,摆明了要搞个大新闻。赵心童挠了挠头,笑得跟邻家男孩似的:"传承?别闹了,晖哥永远是我晖哥,我今天就是手热。"这话说得,既给老大哥留足了面子,又暗戳戳秀了把实力,简直比他的杆法还漂亮。
要说这赵心童的心理素质,那真不是盖的。两年前在英国打比赛,裁判明显误判他都没急眼,就轻飘飘来了句"输赢不在这一个球上"。当时就有老球迷感叹:"这小子年纪轻轻,怎么跟个老江湖似的?"今天这场面,换别人早飘了,他倒好,全程面无表情,跟打练习赛似的。难怪有网友调侃:"赵心童这表情管理,不去演面瘫总裁都可惜了。"
中国斯诺克这些年可真是人才辈出。庞俊旭这赛季已经三次打进八强,吕昊天更是在德国把世界第七给干趴下了。英国那边还在靠"七五三杰"撑场面,咱们这边00后的小将已经组团杀过来了。有球迷开玩笑说:"照这个势头,再过两年世锦赛怕是要变成全运会。"这话虽然夸张了点,但中国军团的崛起确实让老外们直挠头。
说起斯诺克在英国的地位,那真是跟乒乓球在中国的地位有一拼。从戴维斯到亨德利,从奥沙利文到希金斯,这帮老将统治了台坛几十年。现在可好,中国小将们带着新打法新思路杀过来了,把英国媒体急得直跳脚。有评论员酸溜溜地说:"中国人这是要把斯诺克变成另一项国球啊!"
赵心童赛后那番话,表面上看是谦虚,细品之下全是智慧。既没踩着前辈上位,又给中国斯诺克留足了想象空间。有资深球评人感叹:"现在年轻人是真会说话,比我们那会儿强多了。"这话不假,当年丁俊晖刚出道时,被媒体逼问急了还会黑脸,现在的小将们处理起这种场面来,那叫一个游刃有余。
比赛中最精彩的还不是那些神仙球,而是赵心童处理关键球时的淡定。第五局那个贴库球,解说都喊"这球难了",他倒好,轻轻一推,白球跟装了GPS似的稳稳到位。现场观众集体"哇"了一声,这手感,简直跟开了挂一样。有网友发弹幕:"建议尿检!不是检查兴奋剂,是检查是不是机器人!"
说起中国斯诺克的发展史,丁俊晖绝对是绕不开的人物。当年他横空出世的时候,英国媒体还说这是"昙花一现"。结果呢?现在中国不仅有了自己的排名赛,训练体系也越来越完善。赵心童这批小将,从小就有专业的教练团队,科学的训练方法,这条件比老丁当年强了不是一星半点。
台球圈里流传着这么个说法:看一个球员能走多远,不是看他的准度,而是看他的心态。赵心童今天这场球,把这句话诠释得明明白白。大比分领先时不浪,关键球不手软,赛后还能把话说得这么漂亮。难怪有教练感叹:"现在选材不光看技术,更得看情商,这孩子将来必成大器。"
英国媒体最近老爱炒作"中国斯诺克威胁论",要我说,这哪是什么威胁,分明是给这项运动注入了新活力。想想看,要是世锦赛永远都是那几个老面孔,观众迟早得看腻。现在有了中国军团的加入,比赛好看了,话题多了,商业价值也上去了,这不是三赢是什么?
赵心童最后那个关于奥运战略的回应,才是真正的大棋。斯诺克要真能进奥运会,以中国小将们的实力,夺金还真不是梦。有体育评论员分析:"中国台协这些年布局青训,为的就是这一天。"这话不假,从丁俊晖的单打独斗,到现在的集团优势,中国斯诺克这步棋,下得那叫一个漂亮。
本文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,杜绝低俗内容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线上配资门户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